醫間道: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-心臟疾病用藥  作者:余浩 鄭黎


 四、心臟相關疾病的用藥特點


  既然是從心臟的角度學習中藥,我們來看看心臟的功能,它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?


  心屬火,心主血脈,心藏神,其華在面!


  既然屬火,就存在火力過旺與火力不足,臨床上稱為「心火亢盛」和「心陽不振」。


  既然心主血,就存在陰血不足,臨床上稱為「心陰虛」。


  既然心主血脈,血脈的不通、不暢就是問題,臨床稱為「血脈瘀阻」。


  既然心藏神,就存在神是否藏得好,藏得不好就是「心神失養」。


  既然其華在面,那麼面部的神采有沒有?面部的氣色如何?面部長東西沒有?這些都與心臟有關。與心有關的還有很多,我們就從上面這些來談談相關的中藥。


  (一)心火亢盛的用藥


  心火亢盛的患者會出現心中煩熱、焦躁失眠、口舌糜爛、口渴喜飲、舌尖鮮紅等表現。治療時可以選用淡竹葉、生地、梔子、燈心草、蓮子心、黃連、連翹等。


  一般下火的藥物味道都很苦,但清心火的淡竹葉、生地、燈心草一點也不苦。


  別小看燈心草這味藥,看似普通,對於心火亢盛非常管用,舉個例子:


  我曾經治療一個失眠的患者,切脈後發現患者左寸浮實,舌尖紅絳,於是採用導赤散(生地、木通、甘草、竹葉)治療,效果不錯,治療五天,患者睡覺質量大大改善。但沒過幾天,患者又上火、失眠了,患者認為湯劑太苦,不願再服了,要求我提供一個不苦的、效果好的方法。思慮良久後,我告訴他用燈心草煮水當茶喝,效果非常好,患者很滿意!後來遇到心火亢盛的小兒,尤其是心火亢盛,晚上哭鬧的1歲以下的患兒,運用燈心草 1~2克,煎水後,加少許白糖當飲料喝,患兒很容易接受,效果也很好。


  (二)心陽不振的用藥


  心陽不振的患者具有畏寒肢冷、胸悶胸痛、面色蒼白、食慾減退、抵抗力差、經常感冒的特點,可以選用的藥物有:桂枝、肉桂、附子、薤白、乾薑等。


  心陽不振的患者,心臟沒有火力,就好比冬天的太陽熱量不足,人體就格外怕冷,經常手腳發涼,背心發冷,除了吃藥外,通過食物保健也很有效。比如早上吃一碗肉桂粥。在稀飯中放上3g肉桂細粉(吃的時候加一些白糖調節口感),這樣手腳發涼和背心發冷的症狀會得到很好的改善,一整天都會很暖和。


  (三)心陰虛的用藥


  心陰虛又稱心血虛。患者以心悸、心煩、失眠、易驚、健忘等為主要表現,甚則可見盜汗、低熱、五心煩熱、口乾等症。


  治療時需要補養陰血,可以選用的藥物有:柏子仁、棗仁、丹參、麥冬、當歸、阿膠等。別小看丹參這味藥,俗話「一味丹參飲,功同四物湯」,就是說丹參既能補血,又能活血,還能養血,功效好比四物湯,對心陰不足非常有好處。


  (四)心神失養的用藥


  心神失養的患者以精神恍惚、心神不寧、悲憂善哭、失眠多夢為主要表現。治療時以養心安神、收攝心神為主,可以選用的藥物有:龜板、浮小麥、阿膠、紫河車、合歡花、酸棗仁、遠志等。


  (五)心氣虛的用藥


  發汗、瀉下太過,或勞心過度,心氣耗損,或年老、病後體虛均可出現心氣虛,患者表現為心悸,氣短(活動時加劇),自汗,胸悶不舒或痛,面色蒼白,體倦乏力。


  心氣虛的病人,可以選用人參、黃芪、黨參、茯神、五味子、遠志、炙甘草等。


  (六)血脈瘀阻的用藥


  血脈瘀阻的病人以胸悶、心悸、嘴唇紫紺、舌質青紫為主要表現,對於血脈瘀阻的病人,可以使用丹參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雞血籐、紅景天等。


  心臟的氣血陰陽平衡了,面部自然就神采奕奕了,面部的斑也就慢慢消失,皺紋也會少些了,這就是「神」。對於學習中醫的人,如果緊密結合中醫基礎理論來學習中藥,再上臨床時,就會胸有成竹,碰到面部長斑的病人,就知道從心入手,就不會告訴患者是內分泌失調了!


  對於已經從事多年臨床的中醫醫師,可能會問,還有心腎相交啊!膽火擾心啊!為什麼不深入講下去?不急,這些需要將五臟分述完後再串起來講,理解會更深刻些!


  旅行提示:在這一節中,我們舉了兩個驗方,一個是清心火的燈心草,一個是補心火的肉桂粉,一定要記住哦!這在臨床中可以經常使用。


http://www.mhair.org/show.aspx?page=17&&id=2147&cid=64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角麵包&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