婦人產後五臟嬌弱 不可不慎!




文|胡乃文(上海同德堂中醫師)



孕婦通過「流產」、「早產」、「難產」、「死胎」、「胎衣不出」……等生死關卡的考驗,終於闖關成功,生產了。

史上第一位將婦科當作最重要論題的人是唐朝的孫思邈,他說:婦人不是只在臨產時最為憂心,她們在生產之後,更是危險萬分;必須更加慎重。不要以為生產的時候沒有其它問題,就敢恣意放縱亂來,無所不犯。原因是,婦人生產之後,五臟都非常虛弱,只可補不可瀉。不可隨便服用治病藥,若是誤用,可能轉變得更虛,甚至是走向死路。

婦女生產後體質極度虛弱,古時產婦如果體質太過虛弱,可能因此丟了性命;現代人,虛弱可能就吊點滴直接向血液灌輸營養,命是撿回了,可如果沒有好好照顧,仍是枉然。尤其,現在很多婦女選擇「無痛分娩」,從脊椎間隙扎針注射麻醉藥進入脊髓空腔,看似進步的醫療,反而增加了生產以後許多年腰酸背痛的照料成本。

怎樣補才是改變「虛羸」體質的方法?中醫「治病」也好、「療病」也好,都需要通過「八綱辨證」原則,核實病人的「陰、陽、表、裡、虛、實、寒、熱」之證。大部份產婦都是「氣虛、血瘀」,所以治療之方,就幾乎都是圍繞「氣虛、血瘀」兩個方向;再加上大部份產婦的表現,都是腰酸背痛、關節疼痛、也有些可能掉髮等,多屬腎氣、脾氣虛弱,針對腎、脾的杜仲、續斷、黃耆、人參這幾味藥幾乎都是必需之品。

還有一些產婦可能會表現出「產後憂鬱」現象,必須在補虛藥方之外,再輔以情緒治療藥方和改善情緒的醫療教育。


產後調理建議處方

許多懷孕末期婦女來診,會要求筆者以「治未病」的方式,給予產後的建議處方。筆者根據古方,先讓產婦在生產第二天起服用「生化湯」一星期;在惡露乾淨之後,開始補脾腎,以歸脾湯、人參養榮湯等大補氣血方做為基礎,根據產婦的不同情形,加補腎的藥物如杜仲、續斷、菟絲子、山茱萸等,有時也建議服用孫思邈的羊肉湯處方。除此之外,再教給產婦學習如何放鬆情緒和如何輕微運動等,大部份產後婦女都能在短期內恢復體力,很快就可以繼續料理家中大小事務。@◇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角麵包&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