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種體質使用手冊:國家級老中醫王琦三十五年體質養生手記 作者:王琦
辨清體質好養生(1)
[日期:2010-06-16] | 來源:網路轉載 作者:王琦 | ![]() |
陰虛體質的人,我們一看上去最大的特點是什麼?是體型瘦,胖子不多。陰虛體質的人還有就是性子比較急,做什麼事情巴不得一下就做完,說話急,走路急,吃飯也急,什麼都快節奏,一股火氣。
陰虛了就是機體內水不夠了,水不夠了就干了,就燥了,燥了就容易起火,就像一口井,要是井裡老缺水,就干旱了。所以,水是我們身體滋潤的根本,是天下最便宜的奇藥。
這在中醫裡怎麼講,水屬陰,火屬陽,機體保持健康,就要陰陽平衡。
在《黃帝內經》中的“素問‧生氣通天論”裡講到:“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;陰陽離決,精氣乃絕。”陰平陽秘的意思就是陰氣平和,陽氣固密,陰陽平和協調保持相對平衡,身體才會健康。這是中醫學用陰陽學說對人體正常生理狀態的一種概括,也是對人體健康狀態的一種表述。
陰虛會有一系列表現,陰虛的人對工作熱情高漲,平時老口干舌燥的,臉上老是冒火,走到哪兒都愛灌一瓶水,走到哪兒第一件事就是喝水。
還有一個特點就是,水少了,自然就嘴唇干,皮膚干,大便干。口干、唇干、皮膚干、口渴等都是水不夠了,所以陰虛了火旺,干巴巴的,缺乏滋潤。現代女人,對“以瘦為美”的審美觀大加推崇,所以現在女人陰虛的不少。看到瘦體型,就讓我們聯想到陰虛體質。
D型——氣虛體質,氣短
老感覺累,就是氣虛了。氣虛的人,屬於氣虛體質。氣虛體質用幾個簡單的詞語概括就是疲乏、氣短、出汗。大家一起去做什麼事情,其他人都覺得不累,就他一個人身上不停出汗,覺得上氣不接下氣,那他就是氣虛了。
氣虛,通俗地說,就是能量好像比別人低弱,比如說,說話沒勁,低聲低氣,他說話別人都要側著耳朵聽,說話音域很低。爬三四層樓就氣喘吁吁的,但大家注意這不是哮喘病。
這類人的耐力很差,跑步就是只能跑個一兩千米,讓他堅持跑上四五千米,他馬上就有反應了,會覺得受不了。而且比較容易出汗,連吃飯的時候也經常身上冒汗,弄得大家很尷尬。除此之外,還總愛感冒,三天兩頭就流鼻涕、打噴嚏的。甚至更嚴重的是,氣虛會導致胃下垂,脫肛,女性子宮下垂等。
氣虛的人還容易疲倦,下班回家第一時間干什麼?是躺在沙發上先貓上一小時,要不然緩不過勁來。
E型——痰濕體質,體胖
生活中,我們經常可以見到胖人,但不知道你細細觀察沒有,胖人也是有區別的,有的胖人胖得很健康,比如籃球明星奧尼爾,胖得很帥,體型勻稱、肌肉結實,但有些胖人就不一樣了,胖得出格,胖得成了病態,這在中醫體質學上,屬於痰濕體質。
痰濕體質,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?是胖乎乎的。我前段時間看了一個人,190斤,體型很胖。我描述了他的幾個特點:第一是光彩照人,一進門腦門上油乎乎的,弄張紙就能把紙透過來,說明油脂分泌過剩;第二,肚大腰圓,有人胖肚子,有人胖胸,有人胖的是四肢,但腹形肥胖是肥胖裡面最重要的一種,是導致疾病的一種肥胖。
光彩照人,肚大腰圓,還有什麼?還有如雷貫耳,晚上打呼嚕的時候,別人都不敢靠近,夫婦都不敢同床。還有,這種人舌苔很厚,四肢也很沉重。自己拿鏡子一看,舌頭上糊著厚厚的一層,就像吃了餅干一樣膩在舌頭上。四肢重到什麼程度?連抬起來都費勁。肥胖了就不運動了,不動彈了,然後越來越胖,最後弄得一發不可收拾。這種體質就叫痰濕體質。
F型——濕熱體質,長痘
對於青春痘,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,青春痘,顧名思義,是青春的專利,可為什麼有些人到了四五十歲還在長呢?這就涉及到了中醫體質學上的另一種體質——濕熱體質。
這種體質的標志就是,滿臉長痘,口舌生瘡。比如到皮膚科看病,從年輕長痘一直到四十多歲還長痘,被稱為“戰痘一族”。四五十歲了還長青春痘,是真的還年輕嗎?
不是,絕對不是——是這種人體內有濕熱,表現在皮膚上長痤瘡,痤瘡這兒犯那兒犯,女孩子愛長額頭兩邊,男孩子愛長在胡須這一邊。當吃了羊肉串、水煮魚等上火的東西後,第二天滿臉都是痘,還有的長膿包,甚至有的人除了臉上長脖子上也長,還有就是頭發裡也可以摸到包。
此外,就是濕疹,那也是很難治的病。患濕疹的人,大部分都是屬於濕熱體質的人。濕熱體質的人容易長口瘡,有人生口瘡了連飯都吃不下去,剛剛治好了又犯,這些都是濕熱體質的重要表現。
G型——血瘀體質,長斑
生活中,常見這樣的人,不小心磕到身體某部位了,別人沒事,他被磕的部位卻很快起了一大塊烏青,俗稱“鬼擰青”。“鬼擰青”是怎麼回事?“鬼擰青”的科學解釋就是,這個人的體質出了問題,在中醫體質學上,這種人屬於血瘀體質。
血瘀體質,就是血脈不流暢,瘀阻了,瘀就是堵了,就像管道被堵了一樣。堵有大堵和小堵。大堵比如心的大血管被堵了30%、40%,那就得上支架了。我們說的血瘀體質還沒大堵,但表現出許多毛細血管已經發生了變化。
這些變化提醒你什麼呢?提醒你血脈已經不流暢了。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兩頰有很多小血管擴張了,就像人民幣的鈔票一樣,鈔票下面有紋理,所以我們叫它鈔票紋。還有上面說的“鬼擰青”,出現“鬼擰青”,實質原因是皮下出血。容易出現“鬼擰青”的人,舌下靜脈一般是瘀紫的。女孩子有的臉色很灰暗,這些灰暗就相當於烏雲罩住了,血瘀不暢形成暗斑。
這些都是血瘀體質容易出現的典型症狀,血瘀體質,容易患一些血管堵塞的病。
H型——氣郁體質,郁悶
大家都讀過《紅樓夢》吧,裡面有個林黛玉,你看她那個抑郁的眼神、憂愁的面孔、惆悵的心態,給人感覺很不陽光。她,從中醫體質學角度來說,屬於典型的氣郁體質。
氣郁體質,主要表現在氣不順了。這種人給人一種惆悵、不是很陽光的印象,內心很郁悶,對世間的很多事情都是比較低沉的,情緒是低落的。這種人我們說他是一種氣郁體質的人,而且氣郁體質的人是抑郁症的主發人群。
現在中國患抑郁症的人越來越多,心理承受能力差了,精神壓力大了。還有比如有的男孩子有前列腺炎,前列腺炎本來不是什麼疑難雜症,一般是可以治好的,但他們自己在網上一查,前列腺炎治不好,我得了前列腺炎了,以後抬不起頭,這輩子完了。前列腺炎本來是可以治好的,沒去治,結果弄了一個抑郁症。
過去患抑郁症的女孩子多,現在男孩子抑郁的也不少。
I型——特稟體質,過敏
過敏,是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、習以為常的現象,我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,可苦了容易過敏的人,過敏給他們的生活、身體帶來了諸多不便。而容易過敏的人,在中醫體質學上,屬於特稟體質。
為什麼叫“特稟”?“特”指的是什麼?就是特殊稟賦,指的就是過敏體質。
人們經常用春暖花開來形容春天,但有些人卻特別害怕春天的到來,因為春天的花粉,會使他們過敏,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煩惱。特稟體質的人,就有這樣的煩惱。春天花粉一飄,這類人就不停地打噴嚏,流眼淚。
過敏體質的人,從小就有一個先天性的原因,當然也有後天原因,所以現在有的人,一打噴嚏到醫生那兒一化驗,魚過敏、蝦過敏、桃過敏、小麥過敏、蕎麥面過敏,什麼也不能吃。
有些東西如果不從體質角度考慮,就只是防過敏,其實有些過敏是防不了的,有人螨蟲過敏,是不是把這個屋子裡的螨蟲清理之後他才能進去呢?這不現實。很多過敏源是切不斷的。大千世界過敏源太多,防不勝防。
如果我們能認識到自身是過敏體質,那麼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過敏體質,而不是去阻斷過敏源,這樣我們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過敏狀態。
除了以上這種體質判斷方法,現在我們還有一個《中醫體質與分類判定標准》(見書後附表),這個標准更權威、更具有指導性。大家可以按照判定表上的問題一個一個打分,打完以後算出分,就可以判定自己屬於哪種體質。這個操作非常簡單,方便。
陰虛了就是機體內水不夠了,水不夠了就干了,就燥了,燥了就容易起火,就像一口井,要是井裡老缺水,就干旱了。所以,水是我們身體滋潤的根本,是天下最便宜的奇藥。
這在中醫裡怎麼講,水屬陰,火屬陽,機體保持健康,就要陰陽平衡。
在《黃帝內經》中的“素問‧生氣通天論”裡講到:“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;陰陽離決,精氣乃絕。”陰平陽秘的意思就是陰氣平和,陽氣固密,陰陽平和協調保持相對平衡,身體才會健康。這是中醫學用陰陽學說對人體正常生理狀態的一種概括,也是對人體健康狀態的一種表述。
陰虛會有一系列表現,陰虛的人對工作熱情高漲,平時老口干舌燥的,臉上老是冒火,走到哪兒都愛灌一瓶水,走到哪兒第一件事就是喝水。
還有一個特點就是,水少了,自然就嘴唇干,皮膚干,大便干。口干、唇干、皮膚干、口渴等都是水不夠了,所以陰虛了火旺,干巴巴的,缺乏滋潤。現代女人,對“以瘦為美”的審美觀大加推崇,所以現在女人陰虛的不少。看到瘦體型,就讓我們聯想到陰虛體質。
D型——氣虛體質,氣短
老感覺累,就是氣虛了。氣虛的人,屬於氣虛體質。氣虛體質用幾個簡單的詞語概括就是疲乏、氣短、出汗。大家一起去做什麼事情,其他人都覺得不累,就他一個人身上不停出汗,覺得上氣不接下氣,那他就是氣虛了。
氣虛,通俗地說,就是能量好像比別人低弱,比如說,說話沒勁,低聲低氣,他說話別人都要側著耳朵聽,說話音域很低。爬三四層樓就氣喘吁吁的,但大家注意這不是哮喘病。
這類人的耐力很差,跑步就是只能跑個一兩千米,讓他堅持跑上四五千米,他馬上就有反應了,會覺得受不了。而且比較容易出汗,連吃飯的時候也經常身上冒汗,弄得大家很尷尬。除此之外,還總愛感冒,三天兩頭就流鼻涕、打噴嚏的。甚至更嚴重的是,氣虛會導致胃下垂,脫肛,女性子宮下垂等。
氣虛的人還容易疲倦,下班回家第一時間干什麼?是躺在沙發上先貓上一小時,要不然緩不過勁來。
E型——痰濕體質,體胖
生活中,我們經常可以見到胖人,但不知道你細細觀察沒有,胖人也是有區別的,有的胖人胖得很健康,比如籃球明星奧尼爾,胖得很帥,體型勻稱、肌肉結實,但有些胖人就不一樣了,胖得出格,胖得成了病態,這在中醫體質學上,屬於痰濕體質。
痰濕體質,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?是胖乎乎的。我前段時間看了一個人,190斤,體型很胖。我描述了他的幾個特點:第一是光彩照人,一進門腦門上油乎乎的,弄張紙就能把紙透過來,說明油脂分泌過剩;第二,肚大腰圓,有人胖肚子,有人胖胸,有人胖的是四肢,但腹形肥胖是肥胖裡面最重要的一種,是導致疾病的一種肥胖。
光彩照人,肚大腰圓,還有什麼?還有如雷貫耳,晚上打呼嚕的時候,別人都不敢靠近,夫婦都不敢同床。還有,這種人舌苔很厚,四肢也很沉重。自己拿鏡子一看,舌頭上糊著厚厚的一層,就像吃了餅干一樣膩在舌頭上。四肢重到什麼程度?連抬起來都費勁。肥胖了就不運動了,不動彈了,然後越來越胖,最後弄得一發不可收拾。這種體質就叫痰濕體質。
F型——濕熱體質,長痘
對於青春痘,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,青春痘,顧名思義,是青春的專利,可為什麼有些人到了四五十歲還在長呢?這就涉及到了中醫體質學上的另一種體質——濕熱體質。
這種體質的標志就是,滿臉長痘,口舌生瘡。比如到皮膚科看病,從年輕長痘一直到四十多歲還長痘,被稱為“戰痘一族”。四五十歲了還長青春痘,是真的還年輕嗎?
不是,絕對不是——是這種人體內有濕熱,表現在皮膚上長痤瘡,痤瘡這兒犯那兒犯,女孩子愛長額頭兩邊,男孩子愛長在胡須這一邊。當吃了羊肉串、水煮魚等上火的東西後,第二天滿臉都是痘,還有的長膿包,甚至有的人除了臉上長脖子上也長,還有就是頭發裡也可以摸到包。
此外,就是濕疹,那也是很難治的病。患濕疹的人,大部分都是屬於濕熱體質的人。濕熱體質的人容易長口瘡,有人生口瘡了連飯都吃不下去,剛剛治好了又犯,這些都是濕熱體質的重要表現。
G型——血瘀體質,長斑
生活中,常見這樣的人,不小心磕到身體某部位了,別人沒事,他被磕的部位卻很快起了一大塊烏青,俗稱“鬼擰青”。“鬼擰青”是怎麼回事?“鬼擰青”的科學解釋就是,這個人的體質出了問題,在中醫體質學上,這種人屬於血瘀體質。
血瘀體質,就是血脈不流暢,瘀阻了,瘀就是堵了,就像管道被堵了一樣。堵有大堵和小堵。大堵比如心的大血管被堵了30%、40%,那就得上支架了。我們說的血瘀體質還沒大堵,但表現出許多毛細血管已經發生了變化。
這些變化提醒你什麼呢?提醒你血脈已經不流暢了。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兩頰有很多小血管擴張了,就像人民幣的鈔票一樣,鈔票下面有紋理,所以我們叫它鈔票紋。還有上面說的“鬼擰青”,出現“鬼擰青”,實質原因是皮下出血。容易出現“鬼擰青”的人,舌下靜脈一般是瘀紫的。女孩子有的臉色很灰暗,這些灰暗就相當於烏雲罩住了,血瘀不暢形成暗斑。
這些都是血瘀體質容易出現的典型症狀,血瘀體質,容易患一些血管堵塞的病。
H型——氣郁體質,郁悶
大家都讀過《紅樓夢》吧,裡面有個林黛玉,你看她那個抑郁的眼神、憂愁的面孔、惆悵的心態,給人感覺很不陽光。她,從中醫體質學角度來說,屬於典型的氣郁體質。
氣郁體質,主要表現在氣不順了。這種人給人一種惆悵、不是很陽光的印象,內心很郁悶,對世間的很多事情都是比較低沉的,情緒是低落的。這種人我們說他是一種氣郁體質的人,而且氣郁體質的人是抑郁症的主發人群。
現在中國患抑郁症的人越來越多,心理承受能力差了,精神壓力大了。還有比如有的男孩子有前列腺炎,前列腺炎本來不是什麼疑難雜症,一般是可以治好的,但他們自己在網上一查,前列腺炎治不好,我得了前列腺炎了,以後抬不起頭,這輩子完了。前列腺炎本來是可以治好的,沒去治,結果弄了一個抑郁症。
過去患抑郁症的女孩子多,現在男孩子抑郁的也不少。
I型——特稟體質,過敏
過敏,是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、習以為常的現象,我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,可苦了容易過敏的人,過敏給他們的生活、身體帶來了諸多不便。而容易過敏的人,在中醫體質學上,屬於特稟體質。
為什麼叫“特稟”?“特”指的是什麼?就是特殊稟賦,指的就是過敏體質。
人們經常用春暖花開來形容春天,但有些人卻特別害怕春天的到來,因為春天的花粉,會使他們過敏,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煩惱。特稟體質的人,就有這樣的煩惱。春天花粉一飄,這類人就不停地打噴嚏,流眼淚。
過敏體質的人,從小就有一個先天性的原因,當然也有後天原因,所以現在有的人,一打噴嚏到醫生那兒一化驗,魚過敏、蝦過敏、桃過敏、小麥過敏、蕎麥面過敏,什麼也不能吃。
有些東西如果不從體質角度考慮,就只是防過敏,其實有些過敏是防不了的,有人螨蟲過敏,是不是把這個屋子裡的螨蟲清理之後他才能進去呢?這不現實。很多過敏源是切不斷的。大千世界過敏源太多,防不勝防。
如果我們能認識到自身是過敏體質,那麼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過敏體質,而不是去阻斷過敏源,這樣我們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過敏狀態。
除了以上這種體質判斷方法,現在我們還有一個《中醫體質與分類判定標准》(見書後附表),這個標准更權威、更具有指導性。大家可以按照判定表上的問題一個一個打分,打完以後算出分,就可以判定自己屬於哪種體質。這個操作非常簡單,方便。
九種體質使用手冊:國家級老中醫王琦三十五年體質養生手記 作者:王琦
辨清體質好養生(2)
[日期:2010-06-16] | 來源:網路轉載 作者:王琦 | ![]() |
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多屬於痰濕體質
我們每個人幾乎都生過病,但人為什麼會生病?而且在相同的環境中,為什麼大家生病的類型還不同?這些問題未必每個人都思考過。前面我們提到了是因為體質不同,我們機體的反應、表現也不同。
同樣,體質因素是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,也就是說,體質的好與壞決定了我們生不生病,還決定了我們的機體容易發生什麼疾病。人不同,體質特征也不同,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征分別具有各自不同的遺傳背景,也就是來源於父母的先天的東西是不同的。而這恰恰與許多特定疾病的產生有密切關系。這就是為什麼你患了高血壓,而他卻得了癌症的原因。
體質狀態貫穿於整個生命活動的過程中,在來自父母和後天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下,決定了體質類型的不同,而這個不同決定了對某些疾病有易感性。比如痰濕體質的人就容易患高脂血症、原發性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體質類型以濕熱質、氣郁質多見。過敏體質的人往往對風寒、花粉、油漆、魚腥蝦蟹等因素和食物很敏感,稍不注意就過敏。還有,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人以陰虛體質最為常見。
同是感冒,他好了我咋還沒好
體質因素不但決定了患什麼病,還決定了患病以後病情的變化,也就是中醫裡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——“從化”。“從化”說通俗一點,就是疾病往往隨體質的屬性而變化,比如陽虛體質的人,患病以後通常有寒、冷的表現;陰虛體質的人,患病以後通常有火、熱的表現。體質因素主導了疾病的轉變,還影響了疾病的病程,這就是為什麼患同一種疾病,你和他的感覺、表現是不一樣的。同樣,這也回答了為什麼大家都患同一種疾病,但你好得快,而他好得慢。
我們知道生病以後要麼痊愈、康復,要麼就是惡化,甚至死亡。疾病的最終結局有善惡之分,這雖然與得病的輕重、治療是否得當有關,但在相當程度上是由體質因素所決定的。個體的體質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,病情的發展也因此而復雜多樣。體質強壯的人,抗病能力強,一般不容易生病,即使生病,一般也容易很快痊愈、康復;體質虛弱的人,容易生病,而且生病以後也容易惡化,疾病很長時間遷延不愈。
所以體質和疾病密切相關,因此體質和健康密不可分。
體質是遺傳來的嗎
體質呢,是相對穩定,不是絕對穩定的。
為什麼?因為來源於父母的遺傳因素,還有年齡、性別等可以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。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,因為每一個人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,受環境、精神、營養、鍛煉、疾病等內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,而使體質發生了變化,從而使得體質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,同時也有動態的可變性。所以說體質是可以調整的。
我們在還沒有生病的情況下,知道了自己的體質類型,然後及早地采取針對性的措施,糾正或改善體質的偏頗,那麼,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。
謝頂的人是怎麼了
我門診時經常遇到來找我治療禿頭、謝頂的男人。
男人隨著年齡的增長,掉頭發、禿頭、謝頂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,況且就是掉頭發,身體沒有哪不舒服。可他們為什麼來找我看呢?一是因為不是各個男人都會禿頭,年紀輕輕的,沒了頭發影響自己的形象;二是禿頭、謝頂意味著頭發毛囊油脂分泌過多,是痰濕體質的一種特征性表現,時間長了,就很容易患上代謝綜合症,血脂高了,血壓高了,血糖高了,意味著生命也開始走下坡路了。
通過調體用藥,改善了痰濕體質,便將疾病從源頭上清理了。
防病,活到100歲的養生密碼
健康長壽,活到100歲,是人們夢寐以求的願望。中醫養生講的是因時,也就是不同的時間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法。還講因地,也就是地方不同、環境不同所以養生方法也不同。
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因人而異,因為人和人是不同的,那麼養生的方法也是不同的。包括一些具體的養生原則,比如要陰陽平衡,要協調,要順應自然的變化,要在飲食、起居等生活方面進行調養。
其中協調平衡是核心思想,是最重要的,即當一個人身體達到平衡點的時候,是最健康的。中醫裡面講因人制宜的思想,落實到養生就是“因體施保”,“因人施養”。什麼意思呢?就是根據個體差異進行養生。
“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”,也“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”,因此養生也應根據不同的體質狀態,進行個性化保健。我們所講的體質養生與預防就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,針對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征,通過一些合理的精神調攝、飲食調養、起居調護、形體鍛煉,並重視疾病的預防,還有患病以後疾病的一個轉變等一些防治亞健康的措施,通過改善體質,強健我們的體魄,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。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來預防疾病,從而達到健康長壽、安享天年的目的。
亞健康了怎麼辦
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,人們對生命和健康的認識,由原來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成為生物—心理—社會醫學模式。我們也要從研究“人患的病”轉化為研究“患病的人”,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更多的是預防疾病,防患於未然。
中醫體質學說認為,人的體質是可分的,這無疑使得個體化治療和預防成為了可能。20世紀80年代中期,前蘇聯學者布赫曼通過研究提出,除了健康狀態之外,人體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間狀態,即亞健康狀態,也就是沒有得病以前的狀態。
亞健康狀態涉及的內容很廣泛,主要是因為它所表現的症狀多種多樣,而且大部分都是不固定的,比如情緒低落、反應遲鈍、記憶力減退、心煩意亂、焦慮恐懼、孤獨空虛等一系列表現。亞健康是我們身體機能失調的一種綜合表現,也就是中醫裡講的陰陽失去了平衡。因此,我們對體質及其分類的研究,對亞健康的干預意義是很重要的。
體質可以分類,決定了我們認識機體本身,進行養生保健,包括對疾病的防治都實現了個體化,這也是更人性化的一種表現。體質養生為每一個人量身定做了一套養生保健方法,提供了一套自我保健的工具。我們可以應用這個工具隨時隨地進行養生,讓養生無處不在。
我們通過體質養生,不但要知道我們生病了應該怎麼吃,怎麼養,還要知道患了同一種疾病,不同的人吃法、養生方法都是不同的。比如我們知道糖尿病患者應該吃什麼怎麼吃,養什麼怎麼養,還應該知道糖尿病人是不一樣的,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不同的養生方法。只有找到適合個體的養生保健方法,我們的調養才是最有意義的。
我們體內生發陽氣的小太陽跑到了哪裡
說到養陽,就必須提到陽虛。我們所說的陽虛體質,指的就是由於陽氣不足,失於溫煦,以形寒肢冷等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。什麼意思呢?就是我們體內的小太陽缺少光和熱了。
大家都知道,萬物生長靠太陽,太陽給予了我們生命,給予了我們能量。太陽所產生的能量,以輻射的方式不斷地向宇宙空間發射,所以太陽才成為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。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地球傳送著光和熱,有了太陽光,地球上的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。
植物的葉子大多數是綠色的,因為它們含有葉綠素。葉綠素只有利用太陽光的能量,才能合成種種物質,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。同樣的,我們的機體要是沒有了陽氣,就像我們的地球沒有了太陽一樣。我們的機體失於溫煦,體內產能不足了,熱不夠了。
《黃帝內經‧素問‧生氣通天論》裡說:“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;故天運當以日光明,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。”講的意思就是,古人把陽氣比做天空與太陽的關系,如果天空沒有太陽,那麼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,萬物也不能生長。所以天地的運行,必須要有太陽。
我們每個人幾乎都生過病,但人為什麼會生病?而且在相同的環境中,為什麼大家生病的類型還不同?這些問題未必每個人都思考過。前面我們提到了是因為體質不同,我們機體的反應、表現也不同。
同樣,體質因素是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,也就是說,體質的好與壞決定了我們生不生病,還決定了我們的機體容易發生什麼疾病。人不同,體質特征也不同,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征分別具有各自不同的遺傳背景,也就是來源於父母的先天的東西是不同的。而這恰恰與許多特定疾病的產生有密切關系。這就是為什麼你患了高血壓,而他卻得了癌症的原因。
體質狀態貫穿於整個生命活動的過程中,在來自父母和後天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下,決定了體質類型的不同,而這個不同決定了對某些疾病有易感性。比如痰濕體質的人就容易患高脂血症、原發性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體質類型以濕熱質、氣郁質多見。過敏體質的人往往對風寒、花粉、油漆、魚腥蝦蟹等因素和食物很敏感,稍不注意就過敏。還有,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人以陰虛體質最為常見。
同是感冒,他好了我咋還沒好
體質因素不但決定了患什麼病,還決定了患病以後病情的變化,也就是中醫裡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——“從化”。“從化”說通俗一點,就是疾病往往隨體質的屬性而變化,比如陽虛體質的人,患病以後通常有寒、冷的表現;陰虛體質的人,患病以後通常有火、熱的表現。體質因素主導了疾病的轉變,還影響了疾病的病程,這就是為什麼患同一種疾病,你和他的感覺、表現是不一樣的。同樣,這也回答了為什麼大家都患同一種疾病,但你好得快,而他好得慢。
我們知道生病以後要麼痊愈、康復,要麼就是惡化,甚至死亡。疾病的最終結局有善惡之分,這雖然與得病的輕重、治療是否得當有關,但在相當程度上是由體質因素所決定的。個體的體質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,病情的發展也因此而復雜多樣。體質強壯的人,抗病能力強,一般不容易生病,即使生病,一般也容易很快痊愈、康復;體質虛弱的人,容易生病,而且生病以後也容易惡化,疾病很長時間遷延不愈。
所以體質和疾病密切相關,因此體質和健康密不可分。
體質是遺傳來的嗎
體質呢,是相對穩定,不是絕對穩定的。
為什麼?因為來源於父母的遺傳因素,還有年齡、性別等可以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。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,因為每一個人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,受環境、精神、營養、鍛煉、疾病等內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,而使體質發生了變化,從而使得體質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,同時也有動態的可變性。所以說體質是可以調整的。
我們在還沒有生病的情況下,知道了自己的體質類型,然後及早地采取針對性的措施,糾正或改善體質的偏頗,那麼,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。
謝頂的人是怎麼了
我門診時經常遇到來找我治療禿頭、謝頂的男人。
男人隨著年齡的增長,掉頭發、禿頭、謝頂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,況且就是掉頭發,身體沒有哪不舒服。可他們為什麼來找我看呢?一是因為不是各個男人都會禿頭,年紀輕輕的,沒了頭發影響自己的形象;二是禿頭、謝頂意味著頭發毛囊油脂分泌過多,是痰濕體質的一種特征性表現,時間長了,就很容易患上代謝綜合症,血脂高了,血壓高了,血糖高了,意味著生命也開始走下坡路了。
通過調體用藥,改善了痰濕體質,便將疾病從源頭上清理了。
防病,活到100歲的養生密碼
健康長壽,活到100歲,是人們夢寐以求的願望。中醫養生講的是因時,也就是不同的時間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法。還講因地,也就是地方不同、環境不同所以養生方法也不同。
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因人而異,因為人和人是不同的,那麼養生的方法也是不同的。包括一些具體的養生原則,比如要陰陽平衡,要協調,要順應自然的變化,要在飲食、起居等生活方面進行調養。
其中協調平衡是核心思想,是最重要的,即當一個人身體達到平衡點的時候,是最健康的。中醫裡面講因人制宜的思想,落實到養生就是“因體施保”,“因人施養”。什麼意思呢?就是根據個體差異進行養生。
“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”,也“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”,因此養生也應根據不同的體質狀態,進行個性化保健。我們所講的體質養生與預防就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,針對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征,通過一些合理的精神調攝、飲食調養、起居調護、形體鍛煉,並重視疾病的預防,還有患病以後疾病的一個轉變等一些防治亞健康的措施,通過改善體質,強健我們的體魄,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。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來預防疾病,從而達到健康長壽、安享天年的目的。
亞健康了怎麼辦
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,人們對生命和健康的認識,由原來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成為生物—心理—社會醫學模式。我們也要從研究“人患的病”轉化為研究“患病的人”,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更多的是預防疾病,防患於未然。
中醫體質學說認為,人的體質是可分的,這無疑使得個體化治療和預防成為了可能。20世紀80年代中期,前蘇聯學者布赫曼通過研究提出,除了健康狀態之外,人體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間狀態,即亞健康狀態,也就是沒有得病以前的狀態。
亞健康狀態涉及的內容很廣泛,主要是因為它所表現的症狀多種多樣,而且大部分都是不固定的,比如情緒低落、反應遲鈍、記憶力減退、心煩意亂、焦慮恐懼、孤獨空虛等一系列表現。亞健康是我們身體機能失調的一種綜合表現,也就是中醫裡講的陰陽失去了平衡。因此,我們對體質及其分類的研究,對亞健康的干預意義是很重要的。
體質可以分類,決定了我們認識機體本身,進行養生保健,包括對疾病的防治都實現了個體化,這也是更人性化的一種表現。體質養生為每一個人量身定做了一套養生保健方法,提供了一套自我保健的工具。我們可以應用這個工具隨時隨地進行養生,讓養生無處不在。
我們通過體質養生,不但要知道我們生病了應該怎麼吃,怎麼養,還要知道患了同一種疾病,不同的人吃法、養生方法都是不同的。比如我們知道糖尿病患者應該吃什麼怎麼吃,養什麼怎麼養,還應該知道糖尿病人是不一樣的,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不同的養生方法。只有找到適合個體的養生保健方法,我們的調養才是最有意義的。
我們體內生發陽氣的小太陽跑到了哪裡
說到養陽,就必須提到陽虛。我們所說的陽虛體質,指的就是由於陽氣不足,失於溫煦,以形寒肢冷等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。什麼意思呢?就是我們體內的小太陽缺少光和熱了。
大家都知道,萬物生長靠太陽,太陽給予了我們生命,給予了我們能量。太陽所產生的能量,以輻射的方式不斷地向宇宙空間發射,所以太陽才成為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。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地球傳送著光和熱,有了太陽光,地球上的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。
植物的葉子大多數是綠色的,因為它們含有葉綠素。葉綠素只有利用太陽光的能量,才能合成種種物質,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。同樣的,我們的機體要是沒有了陽氣,就像我們的地球沒有了太陽一樣。我們的機體失於溫煦,體內產能不足了,熱不夠了。
《黃帝內經‧素問‧生氣通天論》裡說:“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;故天運當以日光明,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。”講的意思就是,古人把陽氣比做天空與太陽的關系,如果天空沒有太陽,那麼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,萬物也不能生長。所以天地的運行,必須要有太陽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