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帖中藥煎幾次最恰當?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一般中藥湯劑每帖最少得煎二此為正確。由於中藥材皆含有複雜的有效成份
      ,這些成份在高溫水溶液中,有的很容易釋出,如 甘戈 類、多醣類、揮發油等
      ,通常在頭煎時就能溶出;但也有一些成份較難釋出,如 甘戈 元、脂肪油、膠
      質、脂質等,一般要在二煎時方能溶出。因此為了提高療效,每帖中藥最少應分
      兩次煎煮後,再將藥液混勻分服。但是病急者不在此列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有人因中藥每帖都藥煎兩次而嫌麻煩,企圖用一次久煎的方法來替代,這是
      很不科學的。中藥湯劑煎煮大致可分為濕潤、滲透、溶解、擴散、置換等過程,
      藥材組織內的有效成份是逐漸向湯液裏「瀰散」,因此藥液才會越煎越濃,直到
      飲片本身與藥液中有效成份濃度平衡了,就會停止滲出、溶解。這時必須濾出藥
      汁,重新加水,造成新的不平衡狀態,才有利於中藥材內有效成份繼續釋放溶解
      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所以說,用一次延長的煎煮方式是替代不了分二次的煎煮法。而據臨床實驗
      考證,一般方劑即使分二次煎煮,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成份被煎出,還餘有
      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殘留在藥渣當中。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許多高貴的滋補藥材,如鹿角、鱉甲、龜板、黃耆、石斛、當歸等,厚實堅
      硬,滋膩難化,又含豐富的營養物質,可以考濾煎三次,盡兩將藥物中的有效成
      份煎出,才不致浪費。
 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fuflgMKRGBJCeweq9aFA/article?mid=9694
 
現代人喜歡使用科學中藥,吃起來較簡便,但如果要做保健藥膳或茶飲,仍須使用傳統的水煎中藥材。不過燉煮中藥可不用像古早時候燉上個把鐘頭,只要事先了解藥材特性,拿捏水量和火候、用對工具,就能事半功倍! 報導╱楊琇雯、沈育如 攝影╱高世安、施偉平

要注意 燉煮須有技巧

藥材不須洗
中藥材其實都已經過處理才出售,煎煮前不必水洗也不必泡水過久,因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可能因此流失,例如含揮發成分的菊花和肉桂等。

水量蓋藥材
水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好,加水蓋過藥材過約5公分即可。若是較少量的藥材,例如只有幾片黃耆和枸杞子,則應加入約2到3碗水。

 

須控制火候
先小火煮開再轉文火續煮,全程加蓋。易發散的藥材如防風、薄荷等,應在轉文火時放入一起煮約30分鐘;燉補性補藥一開始就放,轉文火再煮約50分鐘。

先瀝出湯汁
煎煮好的湯汁盡快瀝出,勿讓煮過藥材浸在湯汁中,避免吸收其有效成分。揮發性藥材只能燉煮1次;燉補性補藥則可燉煮2次,第2次水量是第一次的一半。

簡單法 依藥材選器具

微波爐
茶包型中藥材不必花時間燉煮,只要加入熱水後再用微波爐加熱約1分鐘,省時又可讓藥效發揮。


煮藥器
若是電動煮藥器,同樣成分並等量的藥材須比瓦斯爐燉煮花上更久的時間,且容量通常較小,無法燉煮養生藥膳。

提醒你 方法錯誤降藥效

勿用礦泉水
煎煮中藥材時用自來水即可,不須使用礦泉水,因礦泉水的硬度較高,而中藥材中所含的礦物質可能因此和礦泉水出現取代作用,湯汁中反而得不到完整有效的成分。

重複加熱
當次燉煮的中藥湯汁最好當次喝完,不建議一次燉煮好幾天份,然後放在冰箱內反覆拿出加熱再喝,因重複加熱後有些揮發性、芳香性的成分會流失更多。

用小布包裝
細小的中藥材如五味子、礦石等,建議用小布包裝起來煮,避免沉著鍋底而燒焦,中藥材一旦燒焦幾乎就失去藥效,且清洗鍋爐時細碎的藥材也可因此避免堵塞排水口。

陶鍋比較好
陶鍋較適合拿來煮中藥,因其材質特性可讓煎煮過程中的溫度較恆定,且較不容易與藥材中的成分產生化學變化。而鐵、鋁、錫鍋更是不能用,以免金屬離子與藥物起交互作用,降低藥效。

 

醫師說
自己煮控制份量

傳統中藥行過去有替顧客代煎中藥的服務,不過現在較少。其實會不會煎煮中藥材,藥味是否有出來,喝起來的味道、濃度和口感等,這些都是有差別的,自己煮較好掌控分量也較安全衛生。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牛角麵包&RUBY 的頭像
    牛角麵包&RUBY

    牛角麵包&RUBY的秘密花園

    牛角麵包&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