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熱感冒 涼感冒中醫治方不同



分類:輕鬆調理

2011/03/29 06:45


【聯合報╱林鴻基/新北市鴻林中醫診所院長】

 



最近,感冒及流感猖獗盛行,門診病例多了起來,常聽到「我的腎臟只剩一邊,害怕西藥會傷害肝腎。」或是「醫師,我的肝腎一向不好,我唯恐西藥太銳利。」

上呼吸道感染病菌,在顯微鏡下,常見細菌及病毒。抗生素主要用於抑制或滅殺細菌,至於病毒感染,能用的藥有限,輕微的病毒感染常身體抵抗力產生後,不藥而癒。這時,把疾病治好的,不是醫師,而是身體逐漸產生的抵抗力。至於其他一些較「兇惡」的病毒,如SARS、現在的新流感等,中醫則將之畫分為「溫病」的範疇。

另外,輪狀病毒感染,因合併腸胃症狀,常被稱為腸胃型感冒,病人併有嘔吐及腹瀉情形。中醫常用方是霍香正氣散、胃苓湯等,利用去濕利水來止瀉。

傳統中醫沒有微觀的顯微鏡,沒有細菌及病毒的概念,中醫依寒熱理論治病,把偏寒或偏熱的狀態調整回復正常平和。中醫調寒熱,把身體的環境清理好了,抵抗力便開始了自癒的療程,宛如派出我方將士上戰場捍衛國土,機轉與西醫不同,也比較沒有抗藥性。

中醫把感冒粗分為「風寒」和「風熱」,針對「風寒」引起的發燒、怕風寒、頭部頸部僵硬疼痛,肢體酸痛、口不渴、舌苔薄而呈白色、脈輕觸可得等,用的是「辛溫法」來治感冒,一般常用荊防敗毒散、小青龍湯、桂枝湯、麻黃湯、九味羌活湯等溫藥。

如果是風熱感冒,症狀常見發燒、輕微怕風寒、頭痛咳嗽、口渴咽喉痛、舌苔薄而白或微黃色,脈輕觸可得又較疾快等,常用方如銀翹散、桑菊飲、麻杏甘石湯、柴葛解肌湯等涼藥,這是所謂「辛涼法」治感冒。

另有一些體質虛弱而罹患感冒的病例,用的是「扶正法」,像氣虛合併風寒濕邪,用「敗毒散」,氣虛合併風寒又內有痰濕者,用「參蘇飲」,陽虛合併風寒症用「再造散」,陰虛合併感冒用「加減葳湯」,既陰虛又貧血而併發感冒用蔥白七味飲等。

寒症用溫藥,熱症用涼藥,是中醫治病最基本法則,若風熱型感冒的病人,不明所以地喝熱性的薑湯,或醫師誤用補氣藥如人參、黃耆,或食用燥熱食物如薑母鴨、麻油雞、羊肉爐、麻辣火鍋等,這樣火上加油,喉頭「束」(台語)起來,聲音沙啞甚至無聲,其實可以預見,一點都不稀奇啊。

(作者為中、西醫師)



【2011/03/28 聯合報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牛角麵包&RUBY 的頭像
    牛角麵包&RUBY

    牛角麵包&RUBY的秘密花園

    牛角麵包&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